【名媒聚焦】安徽日报:S235濉唐路三期工程项目——战高温保进度 项目建设“不减速”
安徽日报客户端
烈日当空,热浪滚滚。连日来,淮北大地开启夏日“炙烤”模式,但在濉溪县境内的S235濉唐路三期工程项目现场,却是一派比气温更“火热”的建设景象。
挖掘机的钢铁巨臂有力挥舞,安全帽下汗水浸透的脸庞写满专注……走进项目工地,各个作业面火力全开。“我们紧盯关键节点目标,正全力冲刺施工‘黄金季’,推动工程进度提质提速,全面掀起施工热潮!”项目副经理廖海军说,面对艰巨的年度产值任务,项目科学统筹,积极克服场地条件复杂、地面附属物多等困难,加快推进场站建设进度。
截至目前,项目1#水稳站已建设完成并开始调试,即将正式投产,2#水稳站加快建设,并同步推进沥青站临时用地手续办理进度。
廖海军介绍,项目全线共配置1座800型、1座600型水稳站和1座5000型沥青站,场站建成后水稳站和沥青站日产量分别可达1万吨和3000吨,将承担全线水稳混合料147万吨、沥青混合料45万吨的生产任务。
近期,淮北地区连续高温天气,给施工生产带来极大“烤”验。预制梁施工过程中,项目施工方严格落实“浇筑即养护”制度,在混凝土初凝前1-2小时内,立即覆盖双层土工布,采用自动喷淋系统不间断洒水保湿,每间隔2小时检测梁体表面湿度,利用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每处喷淋设备的运行状态、养护区域温湿度等参数,一旦出现异常立即预警,确保高温养护质量可控。
针对夏季安全施工,项目施工方科学调度,推出一系列“凉”策,通过落实“抓两头、歇中间”的弹性工作制,采取“倒班”作业模式错时作业,并严格落实安全技术交底与安全教育工作。
“自5月份开始,项目就陆续开展防暑降温措施培训和中暑应急救援演练,提前为各劳务队伍配备充足的防暑降温药品,并在每日安全巡查时为一线工人发放西瓜、矿泉水、绿豆汤等一系列防暑降温用品,时刻关注工人身体状况,全力确保高温下施工安全与效率。”项目安全环保部部长方岩说。
6月份以来,项目先后完成K37+593黄家桥、K31+575穆家桥梁板架设任务,项目重点控制性工程浍河大桥在7月5日完成首片箱梁架设节点目标,正全力加快推进路基填筑、钢箱梁加工及梁板预制进度,即将在7月中旬完成全线首段路基96顶交验,为后续水稳试验段摊铺奠定坚实基础。
据悉,S235濉唐路三期工程项目,路线起点位于濉溪县四铺镇,终点位于濉溪县双堆集镇陈集东与怀远交界处,路线长47.239公里。全线共设桥梁35座,设有1处分离式立交、通道9处,等级道路平面交叉12处,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,设计时速80公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