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安徽省工人先锋号”是这样炼成的② | 记S358改建W10标项目团队
S358青阳至红石改建工程是池州市迄今建设里程最长的国省道改建工程。建设期间,建工路桥人坚守在项目施工一线,与星辰作伴,携风雨同行,用一滴滴汗水、一天天奉献冲破崇山峻岭的艰难险阻,打造了池州又一项标杆示范工程。
历经艰辛的坎坷之路
项目包含1座隧道1166m,2座大桥、8座中小桥,多处高边坡防护,以及路基路面、房建工程等。这是公司继G318改建、G530改扩建项目完工后在池州的又一项目,工程建设的成功与否,直接关系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拓。可以说,这场施工攻坚战只能赢、不能输。面对同样的“关门”工期,项目施工红线内有40余户房屋、电力铁塔等需要征迁,工期压力直线上升。
畏惧,从来不是“路桥铁军”的代名词。为突破瓶颈、打破僵局,项目负责人江林“挂帅”上阵,白天挨家挨户摸排走访,晚上组织项目班子和技术人员共商对策,“谁家的树有几棵,谁家的房子面积有多大”,他都了然于胸。第一时间梳理出红线范围内电力铁塔的线路走向并制定迁改方案,同时,紧盯迁改手续审批进展,积极与当地电力公司、业主单位等沟通联系,把迁改工作推进会开到施工现场,在不影响群众用电情况下,如期完成迁改任务。
难啃的“硬骨头”还在后面。要拆迁的房屋因居民多为老年人,沟通拆迁事宜非常困难,项目部的征拆工作一度陷入被动局面。江林以自身“勤”字作风逐渐影响到项目每个人,团队展现出了极强的执行力和蓬勃的朝气,通过政府部门指导支持,耐心走访拆迁户,逐步赢得理解配合。最终比原计划提前40天完成房屋征拆工作。
冲破阻碍的争先之路
项目部所在地区距离池州市区车程一小时,参建员工在这里更加深切地领悟到“要想富,先修路”的道理。这条道路连接了九华山、九子岩、秋浦河等重要景点,承载着当地百姓的殷切期待,唯有加紧施工让其早日畅通,才能早日促进当地交通旅游融合发展。
项目部进场以来,始终坚持进度质量“两手齐抓”。标段桥隧比近40%,根据桥梁结构多、分布不集中、桥梁间交汇、桥梁与路基交叉等情况,为避免作业中“走回头路”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,项目结合场地情况,提前谋划预制场位置,全力确保近600片T梁制架设任务按期完成,最大限度满足工期要求。
山区筑路不仅要破解高桥隧比的难题,还要应对复杂的地质条件。在古岭隧道施工中,项目团队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精准建模,结合超前地质预报系统预判断层风险,成功克服了岩体破碎、渗水频发等难题,实现零事故贯通。针对高边坡防护,技术负责人夏端实地踏勘,邀请专家三次论证加固处置方案,创新采用生态格构梁与植草护坡结合技术,既保障结构稳定,又降低水土流失风险。
披荆斩棘的镜头历历在目,故事不胜枚举。物资部部长陈延奎与部门同事轮番上阵,24小时不间断收料,确保现场材料供应及时;工程部部长徐傲日夜奔波在交通导改现场,并在暴雨带队抢修被冲毁的3条便道,确保工期顺利推进……项目团队无惧建设中的任何艰难险阻,为优质高效推进挺起了厚重“脊梁”。
项目拉高标杆推进标准化建设,强化安全质量和总体工期进度把控,在全线率先完成隧道贯通、主体结构施工,在项目办“赛马”激励机制实施以来,连续八个月在全线考评中名列第一,接连荣获“安徽省工人先锋号”、池州市劳动竞赛“先进集体”等荣誉称号。
绿水青山的生态之路
项目穿越在皖南的青山绿水之中,做好沿线生态保护是建设者的使命。面对填挖工程量大的情况,项目团队始终坚持“零弃方,少借方”理念,综合利用开展挖余土石方和隧道弃渣,特别是机制砂的大规模应用,降低了建设成本,通过合理设置道路、桥梁等结构物,最大限度地实现填挖平衡,减少了弃渣堆放,节约了土地资源。
沿线生态资源丰富,项目通过优化便道线路设计,绕避生态敏感区2处,减少林地占用1.2公顷。此外,还联合当地环保部门开展生态修复专项验收,在临时用地复垦中种植本土树种1.3万株,打造“绿色通道”。
党建引领的红色之路
党支部在项目建立,党员在一线建功。项目党支部坚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“同频共振、互促互进”,做到工程建设关键节点有组织把关、关键时刻有党员支撑、关键步骤有党员先行,促进生产目标顺利完成。
为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2023年4月全面开工后,项目聚焦生产中的重、难点工作,成立了“党员示范岗”及“青年突击队”,与池州市总工会、市交通运输局等单位联合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,全力推动项目管理提质增效。开展每月评比、合理化建议征集、岗位练兵等活动,不断扩大覆盖面,充分营造崇尚技能、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。先后获得池州市“工人先锋号”、池州市“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”等荣誉。
工程建设的同时,项目坚持履行社会责任。结合企地共建工作积极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和青年志愿服务活动,累计开展孤寡老人、留守儿童等慰问活动5次,植树护绿、爱心助农等志愿服务活动4次,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社会美誉度。
目前,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建设任务,过程中大力推进安全文明施工、标准化管理和绿色公路创建,形成一套可复制的山区公路施工标准化体系。未来,项目将不断主动作为,将企业发展与属地经济民生紧密结合,为池州市加快建设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持续贡献建工路桥力量。